头条 科技 产经 家电 智能 手机 芯片 数码 电商 English
中国IT产经新闻网-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搜索领域是未来IT产业发展的趋势!
中国IT产经新闻/热门综合/正文
瑞能股份:牵头团体标准制定,构筑硬核技术壁垒
来源:
2025-10-16
编辑:晓露

2025年,全球新能源产业正加速向智能化、安全化转型,作为电池检测与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瑞能股份已构建起覆盖光储融合、全生命周期检测的硬核技术壁垒,更彰显“中国智造”的韧性。

  

核心技术突破:从光储融合到固态电池的前瞻布局

  

当行业还在追逐短期产能扩张时,瑞能股份早已将研发重心锁定在技术护城河的构建上。公司以光储融合化成分容系统为技术底座,开发的高压直流母线串联技术,通过融合高频SIC、四象限控制等核心专利,实现设备空间节省50%、充电效率提升至85%。以10000CH产线为例,每年可直接为客户节省电费约300万元。

  

更具前瞻性的布局在固态电池领域。面对下一代技术革命,瑞能股份已开发出针对固态电池界面阻抗测量、高温工况模拟的专用测试设备,相关高精度设备已向国内头部电池企业陆续交付。固态电池是技术制高点,检测设备必须同步突破。这套解决方案能精准分析固态电池的性能、寿命与安全参数,为行业技术迭代提供关键支撑。

  

全生命周期检测:新国标下的安全防线

  

新能源产业的安全痛点,恰恰是瑞能股份的技术强项。新国标实施后,行业对电池检测的要求全面升级,而瑞能早已构建起覆盖电芯、模组、PACK到储能系统的全维度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2000V高功率PACK测试系统,能模拟极端工况下的电池性能变化,测试精度达万分之二,响应时间小于10ms,这一指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检测不是一次性动作,而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守护。”在重庆京东方7.5MW/15MWh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中,瑞能的MW级储能集装箱测试系统展现出强大实力:高温高湿环境下一次性并网成功,能量密度提升26%,系统损耗降低20%,占地面积减少50%。该项目不仅成为西南地区工商储能的标杆,更验证了全生命周期检测对安全运营的关键价值。

  

技术实力的背后是专利壁垒。截至2025年8月,公司累计获得68项国内发明专利、150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外观专利及65项软件著作权,技术覆盖高精度充放电控制、智能算法分析等重要领域。

  

全球市场突围:2000+客户见证的中国智造

  

在国际竞争中,瑞能股份的技术实力正转化为市场话语权。其产品已通过CE、UL等国际权威认证。目前,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已服务全球2000多家企业,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等领域。

  

“标准制定权就是话语权。”作为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工作组成员,瑞能股份牵头制定《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营规范》,参与多项团体标准编写,将“多物理场耦合预警”理念纳入行业规则。

  

瑞能股份二十多年来的奋斗轨迹,恰是中国新能源企业技术突围的缩影。真正的竞争力,永远属于那些沉下心来“做难事”的长期主义者。当新能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瑞能股份的技术护城河,或许正是行业穿越周期的价值所在。

产业点评更多
厂商动态更多
热门综合更多
CopyRight @ 2008-2025 IT产经新闻网 All Right Reserved 违者必究 湘ICP备202201733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