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醇氢科技宣布完成第三轮融资,本轮由杭州高新金投、湘潭电化产投等多家产业投资方联合注资,融资金额超2亿美元,所筹资金将重点投向技术研发及生态体系完善,以加速液态阳光醇氢电动技术在商业场景的落地,为能源转型提供经济高效的可持续方案。
据公开资料显示,醇氢科技作为醇氢能源领域的领先企业,以液态阳光醇氢电动为核心,构建甲醇生产、动力系统开发、车辆制造及加注网络的全链条业务,聚焦醇氢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助力零碳甲醇商用车规模化应用。
零碳甲醇:破解商用车零碳转型的 “关键支点”
当前新能源转型中,普遍存在能源储运难、成本高、适配性弱的痛点;与此同时,占交通领域石油消耗70%的商用车,其零碳转型的需求也尤为迫切。在此背景下,甲醇凭借其常温常压下的液态属性,成为解决上述痛点、推动转型的关键突破口。它可由二氧化碳加氢大规模制备,实现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闭环,更契合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国情和能源转型战略方向。
基于甲醇的这些显著优势,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依托吉利在甲醇领域长达20余年的技术积累,成功攻克了甲醇燃料在腐蚀、溶胀、低温冷启动、高效燃烧等关键技术难题,研究了一条醇氢电动技术路线,并实现了甲醇动力在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上的全面产业化落地。该技术通过甲醇在线发电驱动,有效克服了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与低温衰减问题,同时保持了全周期低碳化。从累计行驶230亿公里的运营数据中可见,醇氢电动技术可以适应从零下30℃的极寒环境到高温高湿的复杂工况,从长途干线物流到高频城市配送,均展现出强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技术正以其卓越的全场景适应性,成为商用车及非道路领域新能源化转型的破局关键。
当技术突破遇见市场需求,醇氢电动技术路线更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从已投入运营的道路车辆及工程机械数据来看,其经济性优势显著。首先燃料成本较传统燃油车降低32%-52%,能耗成本与纯电动车型基本持平的同时,整车采购成本更具竞争力,其次相较于氢燃料电池车,其燃料费用可节省约50%,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优势突出。
目前,远程旗下核心平台醇氢科技,通过构建“甲醇制备-甲醇加注-醇电汽车”三位一体深度协同,打造闭环生态,同时积极推进“甲醇三步走”战略,预计醇氢科技将进一步推动液态阳光醇氢电动技术在商用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家能源变革提供更经济、更便捷、更可持续的液态能源技术路线。
中国市场赋能技术迭代 醇氢生态构建万亿级绿色价值
中国目前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与丰富应用场景的支撑,而这也正是中国新能源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源。此外,在商用车领域,我国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的货运量与车队规模,更涵盖了干线物流、城市配送、工程作业等复杂场景。
可以说,醇氢科技在技术面的规模化落地也离不开本土优势。目前,醇氢科技正着力构建多元化的零碳甲醇运力生态,其通过整合西部能源基地的煤炭与风光资源,将不稳定的绿电转化为可高效储运的零碳甲醇,再通过现有管网输往东部消费市场,既破解了“西能东送”的运输难题,又实现了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在终端场景,从 49 吨重卡到城市客车,从搅拌车到矿用机械,多元化的产品矩阵满足了不同行业的零碳转型需求 —— 以远程 X7M 醇氢电动搅拌车为例,年运输 30 万方混凝土仅需 15 台车,较纯电车型减少 6 台采购量,一次性节省成本超 400 万元。这一体系化的生态建设,同时解决了燃料来源、加注便利性和车辆应用的协同问题。
不仅如此,液态甲醇作为“液态氢”、“液态电”,其安全储运和基础设施兼容性优势在航运业也尤为突出。例如,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已率先订购多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引领行业绿色转型;中远海运集团旗下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21000标箱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在海南洋浦港成功完成国内首次零碳甲醇加注。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于2025年5月联合印发的《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更明确提出“加快推动甲醇新能源船舶推广应用”,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在此背景下,醇氢科技更是顺应政策,积极布局船舶动力领域,其首艘醇氢电动新能源船舶已在打造中,目标服务内河航运,响应国家打造国际枢纽绿色能源加注中心和发展绿色航运的战略。
值得一提的是,在非道路领域,醇氢电动技术也展现出强大生命力。相较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柴油动力,醇氢电动动力系统通过断开发动机与轮端的机械连接,轻松满足严苛排放法规,并显著降低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PM颗粒物排放。其燃料宽温域适应性和海拔3000米动力不衰减的特性,以及甲醇在环境中可快速分解的环保优势,使其成为绿色矿山、绿色工程作业的理想动力解决方案。
随着能源转型深入,电力虽将逐步成为交通领域的主流能源,但以零碳甲醇为代表的可再生燃料,凭借其液态储运优势与全场景适配性,正成为能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醇氢科技此次融资的落地,不仅为技术研发与生态建设注入新动能,更预示着全球商用车零碳转型的“中国方案”正在书写着能源革命的新篇章。